2012年6月29日

be a storyteller





be a storyteller - 江米小棗 - StillBlackPage


這張圖我覺得還滿酷的,故事會自己發展自己的生命,那類的。

後台統計是個微妙的東西。在Blogger我幾乎不看,因為大部分的人氣都是我自己牽來的。
而我每次看到關鍵字是篇名的時候都會愣一下。


燈光照到你身上的時候你有兩種選擇,
一,覺得自己真的就那麼好;站上前去享受它。給個飛吻比如像Tony Stark(喂)
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麼好。

這個界線如果拉得好,你可以保持謙卑或是不卑不亢。
也是一種比較被肯定的態度。

但其實最重要是應該是你不能去碰它。不能想它。
一件事只要開始想它「完成之後會是什麼樣子」「會被別人看成什麼樣子」,那麼你就沒辦法百分百專心放在目前的事情裡。
那麼你做出來的東西就一定不可能會是一百分的「最好」。


有的時候有些東西被神話化了,比如仙一。

有很多時候,障礙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一直想著「我之前做的那個有多好多好」,那麼接下來你會自己困住自己。


的確我可以說那是目前寫得最順手的最有手感的狀況最好的一篇
我好奇的是自己還能不能再進到那樣的情境裡頭去。有的時候只是無心。
我也知道自己是不能給自己設限太多的人。


很想寫東西。手指很想動但是腦袋和心情好像還沒真正回歸到狀態上。
如果說之前你可以做得那麼好--喔,如果那算好的話?
那麼,現在你還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你真的,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

fall in love with 12min 44 sec.

12分44秒換算總共764秒總共12.733333分。
不要問我換算這個幹麻,我就是這樣玩的。(喂)

好像在手心轉一個球,換不同的方向描述同一件事情。


------------


喔說到RDJ,後來我看了一篇介紹他的文章,談到他的過去和早年的毒品、牢獄,掙扎的日子
然後到後來找到真愛,被真愛救回來的過程。

我想他是我錯過的一個演員,因為我注意到他是從鋼鐵人開始。
而其他列出來的那些作品我都錯過了。


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他拍鋼鐵人的時候也說了:我不想再拍那些沒人看的片了!
又想到那句老師說的:「電影,再怎麼說就是娛樂事業。就是觀眾取向。」


以及介紹者提到之所以喜歡他的理由,是因為他感嘆「是的,我就是個瘋子。」那樣的心情,他可以懂。
和圈內格格不入的感覺;浪子回頭的感覺。
我突然覺得其實每個人都在自己喜愛的人事物中找尋某些影子和寄託。
興許也是一種孤獨。一份「感同身受」。一種「尋找同類」,啊,大家都在尋在同類,然後都在叫囂孤寂。


大家說他Born to be Tony Stark
但看完這一段之後我覺得這說法不一定正確。
Tony Stark不是一天造成的。

如果你不先通過自己苛刻的這一關,你又有什麼本事在大家面前Show off.
很欠扁但又沒辦法扁他的那份覺得過了頭的自信。
也得先建立支撐那份自信的實力才行。


不然他就只是一個墮落的被惋惜的名字,不會是今天想到他就想到霸氣兩個字的Robert Downey Jr.


==================


最後一件事。

我討厭,很偏執的討厭,不正確不忠實的東西到處流傳。
但是我沒辦法控制這件事。
最好的方法也是不要管這件事。

或許在我的角度覺得「這樣是不對的」,但別人覺得「這沒什麼關係」。
話說回來又干我什麼事。
我還是會想說如果你想做,為什麼不做好一點?


我能做的只有。繼續做好我自己。
反正我也沒辦法說我自己就一定是完美無缺的,也沒什麼立場。恩哼。


當個說故事的人。


本來也就只是說說故事而已,不用太認真。


Like me or not, whatever.


--

I just need to write something.

所有我的文字都是這樣出現的。當我覺得自己非寫什麼東西不可的時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